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作者:发布时间:2018-03-20浏览次数:516

        为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切实指导高校把工作重心和主要力量集中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天津市教委实施了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制,并率先启动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品牌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计划、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等,天津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实行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制,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为不断提升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天津市教委实行了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制,为实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督导全覆盖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天津市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的重要内容。

  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督导旨在督促天津市各高校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准,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行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制对于建立健全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市教委制订并下发了《天津市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批准成立了“天津市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督导委员会),开展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研究、评估、检查、监督与指导等工作。

  督导委员会专家定期对全市各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建设和教学改革做好指导服务工作。督导组负责定期督导检查天津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实验)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过程中各主要环节,跟踪检查“质量工程”有关项目共建共享情况及示范作用发挥情况。

  天津市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把握关键环节,推进机制建设

  督导委员会在各项督导工作中,始终把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与有效运行作为工作重点,督导委员会专家对天津市各高校内部两级督导机制的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工作条例、运行效果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前,天津市已建立市、校(院)、院(系)三级教学督导机制。

  (二)履行咨询职能,发挥指导作用

  督导委员会注重研究高等教育全局性问题,协助天津市教委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天津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天津市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

  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天津市高校专业布局的要求,督导委员会与各高校积极探讨国家发展重点领域和天津市支柱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对策,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督导委员会专家以多种方式参与了天津市“质量工程”各项目建设的指导工作。近年来,我市高校在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三)实施专项督导,提高督导效果

  1.加强课堂教学检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督导委员会专家以随机听课的方式,对全市29所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考察范围覆盖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听课对象包括各年龄段和各类职称的教师,涵盖了1~4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近两年总计听课1581门次。专家组听课后以不同的形式向任课教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进行了反馈,有的专家还为部分教师进行了示范讲解。各高校高度重视市督导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检查中查找出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

  督导委员会专家入校听课,促进了学校和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视。各校积极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加强教风和学风的建设,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学校的课堂教学状态稳定,质量稳步提高。

  2.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管理工作水平

  督导委员会对本市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2011年督导委员会专家入校考察共199人次,随机抽查了247个班的毕业设计(论文),重点审阅了毕业论文641份、毕业设计161份。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着重检查了有关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善程度,实施过程管理情况和制度执行效果,毕业设计(论文)与学校培养目标要求的符合度、质量与水平等。专家组查看了学校有关管理文件及落实情况。

  在督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各高校制定了一套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文件,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质量和管理水平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3.检查实验(实践)教学,促进深化改革与规范管理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督导委员会专家对各高校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全面检查,调阅了相关文件,检查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和实验教学效果,召开了管理人员和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并对强化实践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督导委员会专家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该建议已被天津市教委采纳,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文件予以落实。

  天津市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督导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规律、教育教学督导理论等,更好地把握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督导工作的新模式,不断提高督导工作水平,做到“督更有力,导更权威”。

        二、实施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天津市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期望和新要求,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天津市启动了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建设,总投资24亿元。

  综合投资规划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作为重点,加强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综投投资规划将重点建设内容整合为十项,包括: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教学实验室建设计划、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建设计划、高校教师产学研用践行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与培养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综合投资规划将大力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与天津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产业结构布局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为天津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三、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为加快卓越后备人才培养,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天津市率先启动市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6项计划,总投资4.25亿元。

  2011年率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推进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天津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发展提供适用型人才支撑。实施学校包括:天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城建学院。通过计划实施,将在高校建设10个标志性的、可共享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2年-2015年将陆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四、实施品牌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计划,提升专业水平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重点建设150个本科品牌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强化专业品牌意识、特色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出一大批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市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形成专业建设规范,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011年,天津市启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计划,重点建设59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纳米科学与技术、绿色能源等)相关的专业,使之成为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急需和紧缺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五、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天津市教委积极搭建平台,先后建设了天津市数字化图书资源中心、天津市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天津市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库、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集聚全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全市高校开放共享。

  (一)加快高校数字化图书中心建设,强化图书文献保证体系

  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中心建立了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和全国唯一的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合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集中管理着天津高校图书馆956万多条中外文书刊文献资源、20多万条读者信息和近30万条文献借阅信息。中心以地区高校联盟的方式成功引进了2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实现了电子资源共建基础上的共享,为高校节省资金1亿多元。中心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一个区域性实时显示馆藏状态的联合目录,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打下坚实的“共知”基础;建成天津高校图书馆联盟在线交流平台,实现了天津高校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

  2010年,天津市率先将独立学院、驻津军事院校纳入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TALIS),实现了高校数字化资源在天津高校的全覆盖。

  (二)搭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提高仪器使用效益

  为积极推进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促进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为学校和社会服务,扩大高等学校的学科和校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天津市教委搭建了“天津市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天津市高校贵重仪器设备资源,提供了信息发布、仪器查询、网上预约等功能。

  (三)建成天津市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库,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现已完成国家精品课资源中心平台的引进,建成天津市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库,并率先成立了国家精品课资源中心天津分中心。资源库现有11581门国家级与省市级精品课程资源,信息56万余条,网络资源总量超过10TB,供各高校师生免费使用。共享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数字化学习内容,拓展了教师获取数字化教学材料的空间,为开展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网络教学奠定资源基础;平台还可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扩大知识涉猎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天津市教委、市科委、滨海高新区动意,商务委、经信委、财政局等多方参与,投资8.1亿元,共建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学院整合了教育、科技及企业优质资源,创新办学机制,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提供开放性、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大学软件学院作为高校和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紧密连结的纽带,对实现软件与服务外包领域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对接,促进天津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每年可接纳培训人次超过万人。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及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天津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